非遺+花燈要不要?霸州勝芳把浪漫營造。京津冀游客已到達,逛燈的快樂一路穩拿。
勝芳花燈從明朝中葉就有了?可不是嘛,數百年傳承!咱不是夸,還真得是它。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土里長的,水里游的,夢里想的。勝芳都能給整出來。只有原生態?不不不,還有高科技含量的現代派。2008年,勝芳燈會還入選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抓緊走幾步,街上賣燈的是一處接一處。
在勝芳,元宵節有買燈送燈的習俗,娘家給出嫁的姑娘買燈。《勝芳文史資料匯編》里有這么一句話,“頭年的鴨子,二年的瓜,三年小車拉。”啥意思?咱接著看!
“第一年送鴨子燈,鴨子,‘壓子’諧音,壓一個大胖兒子,盼著早生貴子。第二年送西瓜燈,瓜熟蒂落。第三年送小車燈,孩子拉小車滿屋跑,其樂融融,也是一種金銀滿車的祝愿。”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勝芳燈會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牛俊啟介紹。
傳統元宵習俗就這么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了。發現沒,勝芳花燈有特色,水鄉動植物排排坐。鴨子燈、河蟹燈、魚燈、荷花燈……為啥都和水有關呢?民間流傳“南有蘇杭,北有勝芳”。對嘍,勝芳曾經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水旱碼頭,水可是文化基因、精髓所在。
熱鬧不能停,驚喜可還行?巡游、花會、高蹺、舞龍都來撐場子,歡樂元宵鬧起來。想大飽眼福的,想非遺過節的,你懂的,勝芳都給你。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