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飲食指導
內二科護師 孟春艷
《大廠縣醫院院報》 本期發行日期:2016年8月1日 點擊:1075次
透析患者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可產生營養不良。其原因是由于腎衰竭導致體內毒素蓄積,造成細胞代謝障礙,使胃腸功能減弱,產生腹脹、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體內蛋白質合成代謝已明顯減弱。另外,在透析過程中亦會產生蛋白質的丟失,長此以往則產生營養不良,它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患者常見并發癥,且與患者死亡率及患病率顯著相關,固在透析患者中合理的營養飲食甚為重要。
規律透析患者(每周1~2次透析)的飲食療法基本原則:攝取的蛋白質在質和量上,既要維持氮平衡和防止蛋白質缺乏,又要盡可能減少蛋白質代謝產物的蓄積。
高精蛋白飲食(摘自《血液透析中心培訓手冊》2013年版,人民衛生出版社,主編楊曉梅 王革)
透析患者每天攝入的蛋白質要以體重為基準,每周2次透析者,蛋白質攝取量1.0克/公斤。每周3次透析者,蛋白質攝取量1.2~1.5克/公斤。需要注意的是,其中2/3為含必需氨基酸多的高生物價動物蛋白質如海參,魚蝦,生蠔等海鮮,雞肉、鴨肉等白肉類。各種食物混合搭配,可提高蛋白質的吸收利用水平。
食 鹽
透析患者攝入的食鹽量,每周2次透析者,食鹽量為3~5克/天。每周3次透析者,食鹽量為5~8克/天。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尿少、水腫、高血壓和心力衰竭時要嚴格限制食鹽的攝入量。
脂 肪
脂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也是熱量的一個主要來源。
由于時代的發展,脂肪的攝取越來越容易,所以現在只要能正常飲食,脂肪一般就不會缺乏,需要注意的就是脂肪的種類。
首先就是劣質脂肪盡量不要食用,像反式脂肪、地溝油等對身體有很大害處,再者就是食用動物脂肪要有限制。在植物類油脂中橄欖油是比較好的,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等都是常用的。其實干果像花生、瓜子、核桃都是很好的油脂來源,但干果鉀、磷較高,不宜食用。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俗稱糖,是人體熱量的主要來源。中醫認為五谷為養,現代營養學也承認碳水化合物的重要地位,所以谷物是飲食中不可或缺的營養構成。
對于透析患者來說,大米最好,因為含鈣磷較低;面食也可以,但餃子、面條含的水比較多;雜糧可以少量吃。
純素食不可取,因為每100克米面含蛋白質6克左右,但吸收利用率只有50%左右。如果素食,可多樣化增加蛋奶,黃豆、青豆、黑豆等豆制品。
蛋白質、脂肪、糖是身體必須的三大基本物質,缺一不可。脂肪、糖的供給現已比較充足,所以對我們來說攝取優質蛋白質更加重要。但磷伴隨著蛋白質,攝入蛋白質的同時磷也會進入身體。所以三大營養物質的均衡至關重要。
水
除了蛋白質、脂肪、糖外,水也是一種宏觀營養素,正常人鼓勵多喝些水,但對透析患者我們要量出為入,適量飲水。
水排出體外的途徑主要有尿、便、汗、氣,腎排尿是最主要途徑,我們已經完全或部分失去了;還有就是經大便、皮膚排汗、呼吸時呼出的水汽,這些加起來有500~1000毫升。
每次透析脫水量為體重的3%~5%,年輕人可以略微多一些,老年人要少一些。根據脫水量和尿量做為對攝入的水量控制的標準。攝入的水量計算時包括吃飯、飲水的總量。米面、蔬菜、湯類的含水量都很高。所以,如果吃飯的總量不控制,水是控制不住的。吃飯時盡量少喝湯,在保證營養的同時多吃些含水較少的食物,這樣可以多喝些水。
含鉀磷的飲料最好少喝或不喝。咖啡、茶等飲品不要太濃。純凈水、礦泉水都是不錯的選擇。總之對水的控制是長期而艱巨的,也是保護心臟功能的一個很重要的措施。
血液透析患者科學營養的飲食,是對生活質量的保障,也是對單調口味的補充和調整,生活方式更接近正常人。
透析患者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可產生營養不良。其原因是由于腎衰竭導致體內毒素蓄積,造成細胞代謝障礙,使胃腸功能減弱,產生腹脹、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體內蛋白質合成代謝已明顯減弱。另外,在透析過程中亦會產生蛋白質的丟失,長此以往則產生營養不良,它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患者常見并發癥,且與患者死亡率及患病率顯著相關,固在透析患者中合理的營養飲食甚為重要。
規律透析患者(每周1~2次透析)的飲食療法基本原則:攝取的蛋白質在質和量上,既要維持氮平衡和防止蛋白質缺乏,又要盡可能減少蛋白質代謝產物的蓄積。
高精蛋白飲食(摘自《血液透析中心培訓手冊》2013年版,人民衛生出版社,主編楊曉梅 王革)
透析患者每天攝入的蛋白質要以體重為基準,每周2次透析者,蛋白質攝取量1.0克/公斤。每周3次透析者,蛋白質攝取量1.2~1.5克/公斤。需要注意的是,其中2/3為含必需氨基酸多的高生物價動物蛋白質如海參,魚蝦,生蠔等海鮮,雞肉、鴨肉等白肉類。各種食物混合搭配,可提高蛋白質的吸收利用水平。
食 鹽
透析患者攝入的食鹽量,每周2次透析者,食鹽量為3~5克/天。每周3次透析者,食鹽量為5~8克/天。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尿少、水腫、高血壓和心力衰竭時要嚴格限制食鹽的攝入量。
脂 肪
脂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也是熱量的一個主要來源。
由于時代的發展,脂肪的攝取越來越容易,所以現在只要能正常飲食,脂肪一般就不會缺乏,需要注意的就是脂肪的種類。
首先就是劣質脂肪盡量不要食用,像反式脂肪、地溝油等對身體有很大害處,再者就是食用動物脂肪要有限制。在植物類油脂中橄欖油是比較好的,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等都是常用的。其實干果像花生、瓜子、核桃都是很好的油脂來源,但干果鉀、磷較高,不宜食用。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俗稱糖,是人體熱量的主要來源。中醫認為五谷為養,現代營養學也承認碳水化合物的重要地位,所以谷物是飲食中不可或缺的營養構成。
對于透析患者來說,大米最好,因為含鈣磷較低;面食也可以,但餃子、面條含的水比較多;雜糧可以少量吃。
純素食不可取,因為每100克米面含蛋白質6克左右,但吸收利用率只有50%左右。如果素食,可多樣化增加蛋奶,黃豆、青豆、黑豆等豆制品。
蛋白質、脂肪、糖是身體必須的三大基本物質,缺一不可。脂肪、糖的供給現已比較充足,所以對我們來說攝取優質蛋白質更加重要。但磷伴隨著蛋白質,攝入蛋白質的同時磷也會進入身體。所以三大營養物質的均衡至關重要。
水
除了蛋白質、脂肪、糖外,水也是一種宏觀營養素,正常人鼓勵多喝些水,但對透析患者我們要量出為入,適量飲水。
水排出體外的途徑主要有尿、便、汗、氣,腎排尿是最主要途徑,我們已經完全或部分失去了;還有就是經大便、皮膚排汗、呼吸時呼出的水汽,這些加起來有500~1000毫升。
每次透析脫水量為體重的3%~5%,年輕人可以略微多一些,老年人要少一些。根據脫水量和尿量做為對攝入的水量控制的標準。攝入的水量計算時包括吃飯、飲水的總量。米面、蔬菜、湯類的含水量都很高。所以,如果吃飯的總量不控制,水是控制不住的。吃飯時盡量少喝湯,在保證營養的同時多吃些含水較少的食物,這樣可以多喝些水。
含鉀磷的飲料最好少喝或不喝。咖啡、茶等飲品不要太濃。純凈水、礦泉水都是不錯的選擇。總之對水的控制是長期而艱巨的,也是保護心臟功能的一個很重要的措施。
血液透析患者科學營養的飲食,是對生活質量的保障,也是對單調口味的補充和調整,生活方式更接近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