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老人骨折后是否應該手術治療
骨科主治醫師 劉振軍 供稿
《大廠縣醫院院報》 本期發行日期:2016年8月1日 點擊:989次
近日,我院骨科成功為90歲和92歲的老年患者完成了髖部手術。兩位老人均是高齡,不慎在家中摔傷致髖部骨折,入院后診斷都是“股骨頸骨折”。高齡老人骨折后是否手術一直是讓老人和家人糾結的事,選擇做手術,擔心老人年齡大有風險,如果不手術就可能永遠站不起來了,臥床時間久了還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就高齡老人骨折后是否手術治療,在此給大家兩點建議:
1、不手術就可能永遠站不起來
到了晚年,骨質變得疏松,摔倒后很容易骨折。如果是上肢骨折,因為可以活動,再加上老人年齡大手術風險大,可以通過打石膏保守治療。但老年人摔傷后一般多造成髖部骨折、股骨頸骨折等。這些部位的骨折都是不能活動的,需要臥床,如果不及時手術,可能永遠站不起來。且由于長期臥床,會出現并發癥,如肺部感染、褥瘡等。有人形象地稱高齡老人的骨折為“臨終骨折”,是否手術一定要權衡利弊。如果老人骨折的同時內科疾病如心腦血管病又比較嚴重,手術就會有要命的風險,是千萬不能手術的,只有選擇保守治療。為了防止臥床引起的并發癥,家屬應給老人勤翻身、勤拍背,預防褥瘡,注意老人的呼吸調節,預防肺部感染。
2、如果身體能耐受麻醉和手術,還是盡可能手術
高齡老人骨折后到底應不應該做手術呢?這需要全面考慮,綜合評估身體各方面的功能,如果老人的身體健康程度能耐受麻醉和手術,最好手術,有利于早點下地,防止長期臥床引起的并發癥。
此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骨折會進一步加重老人的內科病,如果有肺部疾病,長期臥床可能會使肺部感染加重。
我院骨科全體醫生和麻醉科醫生對兩位高齡骨折的老年患者進行了全面評估。老人精神狀態良好,日常生活能夠自理,入院檢查肝腎功能,心肺功能都達到手術標準。經過和患者家屬溝通,取得家屬同意后,給予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治療,患者術后第三天開始下地活動,現功能恢復良好。
近日,我院骨科成功為90歲和92歲的老年患者完成了髖部手術。兩位老人均是高齡,不慎在家中摔傷致髖部骨折,入院后診斷都是“股骨頸骨折”。高齡老人骨折后是否手術一直是讓老人和家人糾結的事,選擇做手術,擔心老人年齡大有風險,如果不手術就可能永遠站不起來了,臥床時間久了還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就高齡老人骨折后是否手術治療,在此給大家兩點建議:
1、不手術就可能永遠站不起來
到了晚年,骨質變得疏松,摔倒后很容易骨折。如果是上肢骨折,因為可以活動,再加上老人年齡大手術風險大,可以通過打石膏保守治療。但老年人摔傷后一般多造成髖部骨折、股骨頸骨折等。這些部位的骨折都是不能活動的,需要臥床,如果不及時手術,可能永遠站不起來。且由于長期臥床,會出現并發癥,如肺部感染、褥瘡等。有人形象地稱高齡老人的骨折為“臨終骨折”,是否手術一定要權衡利弊。如果老人骨折的同時內科疾病如心腦血管病又比較嚴重,手術就會有要命的風險,是千萬不能手術的,只有選擇保守治療。為了防止臥床引起的并發癥,家屬應給老人勤翻身、勤拍背,預防褥瘡,注意老人的呼吸調節,預防肺部感染。
2、如果身體能耐受麻醉和手術,還是盡可能手術
高齡老人骨折后到底應不應該做手術呢?這需要全面考慮,綜合評估身體各方面的功能,如果老人的身體健康程度能耐受麻醉和手術,最好手術,有利于早點下地,防止長期臥床引起的并發癥。
此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骨折會進一步加重老人的內科病,如果有肺部疾病,長期臥床可能會使肺部感染加重。
我院骨科全體醫生和麻醉科醫生對兩位高齡骨折的老年患者進行了全面評估。老人精神狀態良好,日常生活能夠自理,入院檢查肝腎功能,心肺功能都達到手術標準。經過和患者家屬溝通,取得家屬同意后,給予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治療,患者術后第三天開始下地活動,現功能恢復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