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民族宮
藥劑科主任 賈穎
《大廠縣醫院院報》 本期發行日期:2016年10月1日 點擊:1140次
2015年民族宮建成,建縣60周年的慶典活動在此舉辦。遠看這個地標性的建筑,那種高大上的氣場讓我有一種望而怯步的感覺。當我真的走近民族宮,已是2016年6月。
感覺民族宮是可親近的,始于關注“大廠民族宮”公眾號。借此獲悉“6?4京津冀學院當代繪畫研究展”,展出的都是油畫作品。
就我本人,壓根談不上什么美術欣賞力,僅是一種好奇促使我前往。記得小學時,在我們那個地方舉辦過一次類似文化展的群眾活動,有攝影、書法、美術等作品展出。在籃球場四周,露天的,作品用曲別針固定在鐵絲上,鐵絲拴在兩棵樹之間。其中有一兩張聽爸爸說是某位老師畫的油畫,完全不同于我極其有限的美術作品印象。看不懂,但很意外,很好奇,她是用什么顏料如何畫出來的呢?后來,從中學的美術書上知道,油畫源于西洋,書中的油畫名作也確實讓我驚嘆。民族宮提供的機會就在眼前,我當然不能錯過。
據介紹,畫作出自京津冀的名家之手,部分作品還獲得重大的獎項。站在畫作前,竭盡所能地去理解。實話說,不是都能看明白。但有些作品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文字廚房》,溫暖的色調和別致的品名,喜歡!其實,風雅就在那里,如果我們不去附庸,又如何濡染風雅呢?
不得不說的還有,看畫展當日,還看了咱們大廠的專題展館。生動地展現了大廠的歷史變遷、文化、經濟發展,有實物、圖片,還有一些令人驚艷的方式。我就不詳細介紹了,如果你還未曾參觀,那么值得親自去一趟哦。
6月4日,民族宮劇場演出兒童劇《阿拉丁神燈》。這個故事是我上小學的時候,跟《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一起讀過的。聽同事說要給孩子訂票時,我也興奮地湊了一份。原因有兩個:一是,故事情節已經模糊,想借此重溫一遍;二是,年齡雖然不小了,但真正的劇場從未進入。曾經,在北京,多次經過木偶劇院,心向往之,也只是從車窗望望,然后,滾動的車輪斷然替我畫上休止符。
《阿拉丁神燈》在民族宮的演出我看了。取票時我還有點兒不好意思。想想,無非就是滿足自己的愿望和好奇,完全不必多慮。演出的現場,演員跟小朋友的熱烈互動很有感染力,讓我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對于成年人,劇情是太簡單,但是跟看故事書的感覺真不一樣,從演員的表演到舞美、燈光等等,多維的豐滿感受。
民族宮公眾號還告訴我,影城有免費電影,是“北京56民族電影展”的活動。我的小學五年也是我的觀影黃金時代,露天電影幾乎場場不落。此影訊不禁又勾起我的癮頭,并且我還告訴周圍的親友、同事去看。暑熱的夏天,坐在舒適涼爽的影院里,看一場民族題材的電影,聽著素日極少機會聽到的民族語言,看著不一樣的環境、民居、生活、風俗、服飾等,感受56個民族繽彩紛呈的歷史、文化……所有這些,對我們普通人來說,無疑是2016之夏極好的福利。
民族宮還有一個非常非常漂亮的穹頂花園。請原諒我語言的平常和貧乏。有機會,你可以帶著親友去看看、坐坐,親見別具的巧妙設計,體會恬淡安閑的下午茶時光。
我們的思想發育需要差異的助力和滋養。因為:差異,往往打破我們對世界的固有認識,讓我們的內心接收到外面的一束光;差異,往往使我們得以有修正和補充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的機會。我們由此所獲得的人性中寬厚的增加、偏見的減少,其意義不是眼下可估測的。
走近民族宮,是我的一種幸運。看似民族宮給我們提供了一束光、一次機會,換言之,民族宮是在為幸福大廠做著努力和貢獻亦不為過。
2015年民族宮建成,建縣60周年的慶典活動在此舉辦。遠看這個地標性的建筑,那種高大上的氣場讓我有一種望而怯步的感覺。當我真的走近民族宮,已是2016年6月。
感覺民族宮是可親近的,始于關注“大廠民族宮”公眾號。借此獲悉“6?4京津冀學院當代繪畫研究展”,展出的都是油畫作品。
就我本人,壓根談不上什么美術欣賞力,僅是一種好奇促使我前往。記得小學時,在我們那個地方舉辦過一次類似文化展的群眾活動,有攝影、書法、美術等作品展出。在籃球場四周,露天的,作品用曲別針固定在鐵絲上,鐵絲拴在兩棵樹之間。其中有一兩張聽爸爸說是某位老師畫的油畫,完全不同于我極其有限的美術作品印象。看不懂,但很意外,很好奇,她是用什么顏料如何畫出來的呢?后來,從中學的美術書上知道,油畫源于西洋,書中的油畫名作也確實讓我驚嘆。民族宮提供的機會就在眼前,我當然不能錯過。
據介紹,畫作出自京津冀的名家之手,部分作品還獲得重大的獎項。站在畫作前,竭盡所能地去理解。實話說,不是都能看明白。但有些作品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文字廚房》,溫暖的色調和別致的品名,喜歡!其實,風雅就在那里,如果我們不去附庸,又如何濡染風雅呢?
不得不說的還有,看畫展當日,還看了咱們大廠的專題展館。生動地展現了大廠的歷史變遷、文化、經濟發展,有實物、圖片,還有一些令人驚艷的方式。我就不詳細介紹了,如果你還未曾參觀,那么值得親自去一趟哦。
6月4日,民族宮劇場演出兒童劇《阿拉丁神燈》。這個故事是我上小學的時候,跟《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一起讀過的。聽同事說要給孩子訂票時,我也興奮地湊了一份。原因有兩個:一是,故事情節已經模糊,想借此重溫一遍;二是,年齡雖然不小了,但真正的劇場從未進入。曾經,在北京,多次經過木偶劇院,心向往之,也只是從車窗望望,然后,滾動的車輪斷然替我畫上休止符。
《阿拉丁神燈》在民族宮的演出我看了。取票時我還有點兒不好意思。想想,無非就是滿足自己的愿望和好奇,完全不必多慮。演出的現場,演員跟小朋友的熱烈互動很有感染力,讓我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對于成年人,劇情是太簡單,但是跟看故事書的感覺真不一樣,從演員的表演到舞美、燈光等等,多維的豐滿感受。
民族宮公眾號還告訴我,影城有免費電影,是“北京56民族電影展”的活動。我的小學五年也是我的觀影黃金時代,露天電影幾乎場場不落。此影訊不禁又勾起我的癮頭,并且我還告訴周圍的親友、同事去看。暑熱的夏天,坐在舒適涼爽的影院里,看一場民族題材的電影,聽著素日極少機會聽到的民族語言,看著不一樣的環境、民居、生活、風俗、服飾等,感受56個民族繽彩紛呈的歷史、文化……所有這些,對我們普通人來說,無疑是2016之夏極好的福利。
民族宮還有一個非常非常漂亮的穹頂花園。請原諒我語言的平常和貧乏。有機會,你可以帶著親友去看看、坐坐,親見別具的巧妙設計,體會恬淡安閑的下午茶時光。
我們的思想發育需要差異的助力和滋養。因為:差異,往往打破我們對世界的固有認識,讓我們的內心接收到外面的一束光;差異,往往使我們得以有修正和補充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的機會。我們由此所獲得的人性中寬厚的增加、偏見的減少,其意義不是眼下可估測的。
走近民族宮,是我的一種幸運。看似民族宮給我們提供了一束光、一次機會,換言之,民族宮是在為幸福大廠做著努力和貢獻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