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的治療
骨科副主任醫師 劉寶勛
《大廠縣醫院院報》 本期發行日期:2015年8月1日 點擊:1093次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骨科常見的疾病,也是影響百姓生活質量的常見病,現在介紹一種損傷小、花費低、恢復快的治療方式,這種治療方式的依據是“膝關節不均勻沉降”理論。
人到老年,由于下肢受力勞損等原因,膝關節內側軟骨磨損嚴重,引發輕重不一的O型腿(俗稱羅圈腿),這種疾病在老年骨關節炎患者中為數眾多。
隨著年齡的增長,作為膝關節下方關節面的脛骨是松質骨結構,負重面大,就像一個具有彈性的平臺,人體在站立和行走時,膝關節的負荷可以引發平臺的微觀下沉。而細細的腓骨支撐在膝關節外側,阻止外側平臺的下沉,膝關節內側結構缺乏這種支撐結構,在應力的作用下內側結構會產生微觀下沉和膝內翻傾向,股骨內髁相對于脛骨平臺會向內下方滑移,這種內側關節面磨損和內側關節間隙狹窄更會形成惡性循環,加速了內側平臺的沉降。
將腓骨做部分切除,使其支撐作用消失,在負重應力作用下脛骨平臺能夠達到均勻沉降的效果,骨關節炎的發展自然會被阻止。張英澤教授將這種病理變化命名為“不均勻沉降理論”。從而誕生了腓骨段截手術這種創傷小,費用少,效果顯著的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手術方法。
這種手術已經做了800多例了,膝關節疼痛緩解率達到98%以上。臨床療效顯著。腓骨近端截骨手術針對的是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患者。膝關節內側疼痛、腫脹僵硬、輕度O型腿患者最宜動此手術。
手術適應癥的選擇標準:
1、年齡大于55歲;
2、重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A.膝關節內側間隙變窄(X線顯示);B.膝關節內側間隙疼痛為主要癥狀(可為活動性疼痛,靜息痛,或指壓痛);C.膝關節內側間隙軟骨存在破壞,可合并有軟骨下骨髓水腫(MRI顯示)。
3、下肢力線測量存在膝內翻畸形。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骨科常見的疾病,也是影響百姓生活質量的常見病,現在介紹一種損傷小、花費低、恢復快的治療方式,這種治療方式的依據是“膝關節不均勻沉降”理論。
人到老年,由于下肢受力勞損等原因,膝關節內側軟骨磨損嚴重,引發輕重不一的O型腿(俗稱羅圈腿),這種疾病在老年骨關節炎患者中為數眾多。
隨著年齡的增長,作為膝關節下方關節面的脛骨是松質骨結構,負重面大,就像一個具有彈性的平臺,人體在站立和行走時,膝關節的負荷可以引發平臺的微觀下沉。而細細的腓骨支撐在膝關節外側,阻止外側平臺的下沉,膝關節內側結構缺乏這種支撐結構,在應力的作用下內側結構會產生微觀下沉和膝內翻傾向,股骨內髁相對于脛骨平臺會向內下方滑移,這種內側關節面磨損和內側關節間隙狹窄更會形成惡性循環,加速了內側平臺的沉降。
將腓骨做部分切除,使其支撐作用消失,在負重應力作用下脛骨平臺能夠達到均勻沉降的效果,骨關節炎的發展自然會被阻止。張英澤教授將這種病理變化命名為“不均勻沉降理論”。從而誕生了腓骨段截手術這種創傷小,費用少,效果顯著的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手術方法。
這種手術已經做了800多例了,膝關節疼痛緩解率達到98%以上。臨床療效顯著。腓骨近端截骨手術針對的是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患者。膝關節內側疼痛、腫脹僵硬、輕度O型腿患者最宜動此手術。
手術適應癥的選擇標準:
1、年齡大于55歲;
2、重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A.膝關節內側間隙變窄(X線顯示);B.膝關節內側間隙疼痛為主要癥狀(可為活動性疼痛,靜息痛,或指壓痛);C.膝關節內側間隙軟骨存在破壞,可合并有軟骨下骨髓水腫(MRI顯示)。
3、下肢力線測量存在膝內翻畸形。